汤本求真系日本西医出身的中医学者。自1910年起,他为弘扬已濒临绝境的中医而远道拜师,潜心钻研,并著书立说,广招弟子,还首创中西医结合诊所,被后世誉为日本中医复兴之父与中西医结合的先驱。他的名著《皇汉医学》对民国初期大陆各界捍卫中医的运动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
汤本求真(1876~1941)是20世纪初日本医学界“西学汉”的巨擎,日本汉方医学古方派的一代宗师。1901年金泽医学专科学校毕业后从事西医治疗。1906年,他正在家乡石川县开业行医时,长女患疫痢死去,他“恨医之无术,中怀沮丧,涉月经时,精神几至溃乱”,并开始对现代医学的信念产生了动摇。1910年和田启十郎自费出版《医界之铁椎》,抨击“洋医万能论”,宣传汉方医学的优越性,使汤本求真对汉方医学有了初步的认识,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与和田启十郎的思想产生了共鸣。于是他主动写信求教于和田启十郎,尊为老师。汤氏原名汤本四郎右卫门,出于对和田启十郎的学识、志向、精神的追随,他仿照和田启十郎之名“子真”,将自己的原名“四郎右卫门”改为“求真”。他立志要在西方文化一统天下的日本社会重新复兴汉方医学。
1927年6月,凝聚着他全部心血的《皇汉医学》一书的第一卷出版。1928年4月、9月,先后出版了第二、三卷,全书57万字。该书的出版,对当时的日本医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著名汉医奥田谦藏为该书撰写跋文时赞扬说:“此书成后,公之于世,所以补正现代医术之谬误缺陷,故无论矣;又将医界之宝库、汉方医学之真谛一一揭出,负启导后进之大任。”
《皇汉医学》出版后,正值中国的国民党政府欲“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引起全国中医界的极大愤慨和强烈反对。为了分庭抗礼,改变当局者对中医的陈见,中医界必须论证中医之科学性。此书问世不久,国内即有多种译本。译者周子叙云:“凡汤本之所言,皆余所欲言而不能言者也。中医垂绝之绪,庶几可以复振矣。”曹颖甫先生在此书序言中说:“处此中西激争之际,是为吾人增色不少,是与国医前途有极大关系也。” 而竭力反对和扼杀中医的余岩则谓:“此书是中国旧医的救命符,大可助长反抗新医之威势,大可当作拒敌医学革命军之利器……当作减退其革新思想之麻醉药,而复其复古思想之返魂香。”可见本书对我国民国时期遭受摧残的中医界起到了很大的鼓舞和鞭促作用。
在前人“万病一毒论”、“气血水说”等病因学说的基础上,汤本氏提出了食毒、水毒、瘀血的病因说。
汤本氏对《伤寒论》的价值所在认识得十分透彻。他说,“余所信奉为医圣张仲景所著之《伤寒论》《金匮要略》二书……仲景作伤寒之真意有如下说:
永富独啸奄氏曰:世医动谓伤寒论治外邪,天下无加,至于杂病则未必然。呜呼卑哉!夫伤寒中有万病,万病中有伤寒,迴互参究,始可治伤寒,况于古医方中,若能彻底了解其内容,则千金、外台、宋元辽明等众多之说,亦皆为我使用矣。
能了解伤寒之诊断疗法,悟其真髓,则万病之治如示诸掌。学者不可泥于章句之末,宜开眼透视以探其精神也。”
汤本氏基于长期的临床观察,认为“人体活动而至变,非单纯之理论得而解决”,强调“当以人体经验的事实为先,而理论为后”,而“中医自数千年前就亿万人体研究缩的之病理及其药能,历千锤百炼之后,完成结论,立为方剂,故于实际上每有奇效。”
《皇汉医学》洋洋57万字,主要参考文献有120部,其中除12部(占10%)为中国医家的著作外,其余(90%)均为日本汉方医家的著作,而古方派的尤多。因此,该书可谓是日本古方家的经验集,而且这些经验多是医家实证亲试得来的,极有益于后学悟入医道,开阔眼界,诚是医学之传薪!
日本古方派医家在实证亲试与临床试验的思想指引下,研究张仲景著作,灵活运用经方,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经方的运用范围,较之国人偏重于理论上的解释、争执实用奏效得多,而且在某些方面已经超出了国人对经方得研究水平。故对《伤寒论》颇有研究的国学大师、思想家章太炎先生有“吾道东矣”一语,暗道日本医家已得仲景真谛。
本着澄清理论事实,弘扬仲景学说,推广和扩大经方运用得宗旨,很有必要学习和借鉴这些古方派的经验。
——————————————-
中医是一种爱好
是一种态度
是一种生活
更是一种文化
如你对中医感兴趣可以直接关注
“中医文话”公众号:abouttcm。
也可以直接添加“中医2羊”微信:tcm9453yy交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