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在气血阴阳的平衡和补益上有确实作用,针灸可以调血调气,也能补血补气。那面对外邪,六淫的治疗又如何呢?下面”2只羊”总结分享一下可以针灸艾灸治疗风,湿,寒,热的常用穴位。
寒類
中脘:溫中煖胃寒及腹中一切寒冷。
關元:溫下焦煖子宮。
大椎:發表寒。
氣海:溫中下焦,治腹中一切寒冷。
腎俞:溫下焦消足冷如冰。
後溪:發表寒冷。
厲兌:功用與腎俞同。
章門:臟寒結聚。
歸來:治下元寒冷寒疝。
足三里:治胃寒腹中寒冷。
三陰交:溫中下焦及血寒一切寒冷。
公孫:溫心腹之寒。
曲泉:理血寒腹中痛。
陰陵泉:溫中焦,理脾氣。
隱白:溫脾壯陽,理中下焦寒。
然谷:溫下元,助腎火。
列缺:理肺寒。
膻中:理中焦,治胸寒。
曲池:行氣血理手臂寒冷。
通里、少府:清心熱
大陵:清心胸穴。
內關:清心包絡,利六腑以及胸中熱。
勞宮:炙之能治癲狂。
百會:為諸陽之首,理頭寒。
大敦:溫肝煖下元,消寒疝。
有寒就有热,有热必有寒。严重的寒热夹杂。
熱類
魚際、肺俞:清肺熱
風門:清胸背熱。
少商、肝俞、心俞、關衝、支溝:清三焦熱。
中府、缺盆、大杼、雲門、肩腢:瀉四肢熱。
然谷、尺澤、腎俞、脾俞、魄戶、意舍、志室:清五臟之熱。
上星、百會、絲竹空:清頭部熱。
曲池:清血氣、表裏頭面及諸竅之熱。
解谿:清胃熱。
合谷:清氣分及頭面諸竅之熱。
陽陵泉:降肝膽熱。
懸鐘:清三陽經及腦熱。
三陰交:清血熱平肝熱。
大椎、後谿:清表熱。
足三里:清胃及六腑熱。
上巨虛:清腸胃熱。
豐隆:降腸胃熱及痰熱。
天樞:清大腸熱。
上脘:清心胃熱。
尺澤:出血清瀉心火、治暑熱。
金津、玉液:出血退胃心熱、生津止渴。
委中:出血清血熱、降大腸膀胱熱。
十井:治諸熱病。
寒热完,寒热最容易于邪气风和湿夹在一起,寒热为标,邪气风湿为本,治本还得治疗风与湿。
風類
風府、風池:搜周身風、治頭風外感風邪。
風門:肝風動甚。
風市:治腰腿風。
百會:治卒中風頭風。
囟會:治鼻寒頭風。
大敦:舒筋驅風袪邪。
魚際:理腎清肺、扶正逐邪。
瘈脈(耳後青絡筋中):去頭面邪風。
水溝:卒中風頭面風邪。
頰車、承漿、地倉:口噤喎斜風邪。
肩顒:搜周身四肢百骸之風。
曲池:搜周身風邪。
八風:治腿膝風邪。
八邪:手臂風邪。
少商:治小兒驚風喉,并一切風邪。
足三里:搜四肢風。
崑崙:治攣急風邪。
環跳:搜經絡四肢之風。
膝關:治腿膝諸風。
三陰交:治中風、主周身四肢風。
委中:腰腿風。
大沖:治驚癇筋痺風邪。
然谷:治嬰兒撮口臍風。
濕類
委中、然谷、內關、陽陵泉、伏免:俱利濕之穴。
下巨虛、懸鐘、陰市:俱袪濕之穴。
風市:利濕。
崑崙、曲池:行濕。
復溜:化濕。
足三里、上巨虛:俱袪濕行濕。
以上穴位风湿寒热一网打尽,所谓虚则补之,实则泻只。针灸之所以在国外欢迎,不仅仅是针灸的疗效确切,更重要的是针灸操作方便。即使不会补泻手法的,把针扎进去留针就得气就有效。
上面总结了寒热风湿穴位,还有之前总结的调气血的穴位加虚实补泻的穴位,这几组位,记熟,去实践,可以解决一大半的临床问题。
————我是铁杆中医脑残粉”2只羊”,更多关于中医针灸文章请查看我的个人博客养阳医斋(www.yytcm.com),欢迎转载学习,尊重知识和劳动成果,转载请保留版权说明,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