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自序
shanghan
即使不能全部治愈各种疾病,或许可以根据书中的原理,在看到病证时就能知道发病的根源。如果能运用我编写的这本书的有关内容,那么,对于疾病的问题,大多数能弄通解决了。
【原文】??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闕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二羊译】??看看当今的中医,他们很少看经典了,四大经典什么的都嘴上说说而已,临床基本不用。更别说熟读经典来提高医术了,要不是凭着祖传几个验房绝招混饭吃,吃老本就好了,也不会想着创新。
还有许多的医生,就凭嘴巴忽悠患者,满嘴跑飞机,尽是专业术语,你阴虚啊,肾虚啊,你这是土不生金啊,把患者忽悠得一愣一愣的。也不怎么详细问病,几句话应付而已;
对着病人把脉看舌头问病,一气呵成,不到2分钟,病看完了,就处方开药了,一堆药,对不对症不重要,关键是要受到费用,药代那多拿些回扣。更别说把脉了,把脉就装装样子而已,有得还要患者提醒,医生要把下我的脉吗?
他们看到口腔溃疡就是上火,看到慢性咽喉炎就是阴虚喉痹,看到失眠就是阴虚,看到便秘就是内热!不会望诊,没有四诊合参,更别说总体辩证了。
咳嗽都是肺病,头痛是脑科病,专科分得很细了,中医也变得头痛医头,咳嗽医肺。患者从头到脚都有症状的,从神经科看到心脏科再看到妇科男科,跑遍了医院科室有时还不能确诊。这真瞎子摸象,什么科的中医摸到什么科的病。西医就更别说了,人家是用科学治病,不是用医术治病。真是如古人说的“以管看天”,如井底之蛙,看到得真是自己的那片天空。
这样想要辨识不治之证或判别出可治之证,实在是很难呀!孔子说:生下来就懂得事理的人是上等的,通过学习而懂得事理的人是第二等的,多方面地聆听求教,广泛地记取事理的人,又次一等。
我张仲景不喜欢喝酒、不喜欢去东莞也不喜欢澳门豪赌,就一点爱好,平时喜欢医方医术,请允许固执的我奉行“学而知之”和“多闻博识”这样的话吧!我虽然不懂医但是我可以学,我不懂可以问嗯啊!我会鞭策提醒自己,在医路上精进。
二羊语:反复看读仲景的伤寒论序,发现他真啰嗦,跟那个唐僧差不多,那个时候他就在感叹,感叹当时的读书人,感叹当时的社会。反观,现如今,二羊我感叹的同时,也鞭策我。
要学啊,要多闻啊,对于固执的患者要说教啊,生活方式很重要,健康很重要,疾病都是平时养出来的。
~嗨,说起来都是泪,做医生好难,做好中医尤其难,特别是仲景圣人要求的那样!
张仲景在历史上都没什么名气,史记中有扁鹊、华佗这样的中医大神的传记,唯独仲景的没有。只是在名医别录里面稍微记载了他。说他做过长沙太守,相当于如今的市长。
所以有人开玩笑说,这个张仲景啊,他不是医生,民间也没流传他的医术事迹,一个当官的喜欢医术,手头有资源,叫下面的人根据《汤液经法》和《神农本草经》这本书为底本,整理了前人的书,编写了一本《伤寒杂病论》。然后署名张仲景主编。跟现在的教授们写书一样,书都是下面的研究生写的,最后著名xx主编。
由于是整编出来的,不知道是心虚还是谦虚,他也不敢把取名为‘XX经’叫xx论好了。这就是现在我们看到得《伤寒杂病论》。张仲景也因为这本书才出名,再此之前,他连一个传说都没有,江湖上根本没有听说过这号人物。
但是,从良心上来说,不紧紧是我二羊,想必朋友们看过他苦口婆心的序言,人家张仲景是诚心编书的。他是因为家族死了100多人,就只剩下几十人了,痛心啊,愧疚啊,这才狠心学习编辑这本书的。
他不会像现在的专家教授们,写书是为了出名,为了凭职称。他是为了治病才怎了这本书出来,都是心血之作,满满的干货啊,害怕大家不重视,强调了“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真是菩萨心肠啊!
另外,这本书是怎么来的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是一本良心书。书的内容对中医临床来说,真是用处很大啊。被后世医家不断验证,哇,太牛了,按书中的方法去用药,许多病都是“一剂知、二剂止”,一两付药就结束战斗了,哪有像现在的中医看病,一吃药就要十天几个月的,老中医还说你这病就得慢慢调理!但人家张仲景说啦,早上吃药,如果有效晚上就不用吃了,效果不明显,夜晚再吃一次,第二天就不用再服药了。借用倪海厦老师的话说“效果就是那么快啊!”
这本书太有用了,后世以致有人拿到这本书,当家传秘宝,传男不传女,就算业内也极少数人知道。连药王孙思邈都感叹,哇,有这么好的‘葵花宝典’我怎么不早点看到啊,害我那么多年在终南山中闭关修炼,早看到此书,我的医术神功可以提前30年就练成啊。
当代中医大家李可老中医也是意外得到此书才变成大医的。
当年年轻的李可做记者,得罪了人吃了官司,住监狱关起来了,一关就是好几年。跟国产电视剧中狗血桥段一样,一个老人在狱中给他一本学习伤寒论的书-左季云·《伤寒论类方汇参》。
反正也无聊,自己又是文字工作者,在监狱中没事就成天研究这本书。几年后,刑满出狱,他发现自己一不小心就有了医术,可以帮邻居朋友们看病,而且效果还很好。这才慢慢走上医生之路,后来以胆大善用附子,用霹雳手段治疗大病急症病,名声在江湖传开,一个半路出家的民间医生,被国医大师邓铁涛称为‘当代中医的脊梁’。
张仲景的本书就是那么牛啊,花几年时间好好研它,想不成名医都难啊。蒲辅周是毛主席周恩来的御医,年轻时候的他临床发现老是有一些病看不好,于是停诊三年,闭关研究伤寒论和内经。三年后,重新开诊医术大增,也就有后来的成就。
伤寒论在临床上就是那么牛啊,现在条件好了,各种书籍可以随便看,伤寒论各种版本都有。但是因为沉不下心来研究,现在的许多中医都不学它了,更不用里面的经方。
因为临床上他们更不会用,自己不会用,医术不如人还诋毁攻击那些经方医。他们脑袋里被成见封锁了,伤寒病现在哪还有?我们在南方怎么会得伤寒,这么热的天谁敢用麻黄?附子大毒啊,会要人命的!细辛不过钱啊,怎么能怎么用?柴胡截肝阴啊,都阴虚了还用柴胡!
这些人怕事,门诊开些不痛不痒的药物,够安全、够平和,治不好病反正也不会治死人!
幸运的是,许多朋友在开始学习中医的时候就慢慢接触了伤寒论,接触了经方。二羊我也是绕了一大圈,现在才又回到起点,重点回到伤寒论,从头学起!这么好用的书,不学,还学什么呢!我们的目标是临床看病诊病啊,疗效是终极目标啊。
既然伤寒杂病论是公认的牛逼的中医界的‘葵花宝典’,那还在犹豫什么呢?
----欲学中医,必练此功--
一部伤寒论,一个中医业余爱好者初心,一个行动却拯救了整个中医界。
养阳医斋二羊出品
【微信号】yytcm100
中医@2羊
———–一只杏林的小菜鸟,一个铁杆中医脑残粉。
有一味赤色栀子心,胸怀山中药,愿为熊胆使君子,继四圣岐黄之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