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告诉我们,这样学中医最有效

01中医火了

只从习大大这个中医粉的大力推荐后,中医似乎迎来了春天,各路大军生意人也开始打起了中医的算盘。微信朋友圈泛滥的养生文章如野草般疯狂的长,‘中医旗号’的谣言文章割了一茬又长了一波接着一波。

爷爷奶奶、父母辈们热爱养生、热爱中医有增无间。每次电视养生节目包括披着节目外衣的广告开播时他们准时搬好小板凳,还认真的做笔记。包括诸如鸿mao药酒啦、香丹qing、曹qing华....之类的广告药都牢记于心。

可见中医风,中医热越来越受老百姓欢迎,一个是生活水平提高,有闲心、后闲暇时间养生了。另一个是现在的各路商家轰炸式的广告营销也把一些中医概念灌输给力了对中医不了解的普通人。

中医在中国虽然被挤出了主流,无论是在官方还是民间,地位和普及远远都不及我们所鄙视的韩国和日本。你越鄙视自己的传统,别人越重视,你越是鄙视人家,他们越是在意你的传统,甚至拿去当宝贝。韩国每一次宣传中医的影视剧播出都分分秒秒打我们的脸。

虽然著名导演张艺谋在一次电视采访中明确说中医是好东西,有机会也会拍这方面的,只是他说没有好的剧本......其实缺的只是一个略懂中医的导演,中医几千年的沉淀,历史多少名医事迹,医按传奇都是最好得剧本,都不用编,都是一个个直指人心好故事。

历史真人真事就摆在那,都不用瞎编。你看韩国人直接拿过去,改动一下,华佗的医按就成了大长今精彩的医技秀。不要说人家不要脸剽窃啥的,不是人家剽窃,我们连自己老祖宗的东西都不认识。

02 中医难学

中医表面上看来时越来越火了,真实有多火,得看人们生病后的选择,有待围观。

但是,我所知道的,越来越多的中医爱好者。他们想学中医,想学一些正统的中医,系统的学习一点纯正的中医。

只是苦于不得法,找不着道,寻不得门路罢了。所以大多数人望中医而兴叹,觉得中医太难了。

怎么难了?

1、难在理论支离破碎、不成体系,即便有体系的也只是你这一派的体系,跟外国人学汉语一样,有普通话还有各种方言。

2、难在理论太多东西需要记忆,名词概念、药物方子、经络穴位,经典条文无论哪一点,不下一点真功夫,还真学不到,想好学好还真的记住才行。

3、即便学好理论,临床又是一回事,中医的理论是一个标准化的理想模型,而临床呢?复杂多变...要不古人怎么说‘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都说用药如用兵,治病如打仗,但是纸上谈兵的,可以成专家、名人、大师以及教授却永远成不了中医医生。

我常说“你那么牛逼怎恶不去治几个病呢?”懂得了原理、概念名词、以及大道理但是未必能治病。

中医难,有如此多的难,所以怎么学好中医就成了很多人的心病。

03、我的两点心得

第一:不亦乐乎

我兴趣我学,我学我快乐,我快乐我学。

我是科班出身,中医学院学了四年的课本理论加三年的临床实习。在学习上学时,所学的中医、所记忆的东西,特别是跟考试有关的,大多退还给老师了。留下来到,却是自己胡乱看来的课外的东西。学校里有学霸、学神...牛人都很多,无论是考试还是学习都跟厉害。

而我呢?自认为是一只任性的“学狗”,“游行图书网络之间,试听课堂考试之外”,当同学们都在热火朝天复习准备考试的时候,我却抱着一本中医古籍,沉迷其中,幻想着找到了中医界的“葵花宝典”,从黄帝内经、伤寒论到历代各派,从张仲景华佗到黄元御、李可.......各种课外野书看了不少。

当然,考试嘛只能勉强过关,如此任性,注定了我不是一个好学生。

中医课本是唯一让我看着想睡觉的中医书。也许是年轻时对于考试厌倦的后遗症或者是骨子里的那份叛逆不拒。

但是,起码有一点我可以肯定。当我这样去看中医书,去学中医的时候我是快乐。我的脑子是兴奋的,是热血沸腾。

所以,我给后学者们的第一个建议:

甭管别人的建议或者方案如何?跟随自己的心,兴趣快乐第一.....

适合自己的方法,自己怎么高兴怎么学,怎么学的爽就怎么来。不要因为这个是经典,那个名老中医推荐等等,不要因为权威或者别人要求把自己对中医的那一点兴趣给学没了。

再问我怎么才能学好中医?我的答案是“我乐我学,学好我更乐”

“我有兴趣我学,我学我快乐;我快乐我得好,我学得好我更有兴趣!

第二:学而时习之

我们在学校里学的中医是这样的,从来没有见过患者,从来没有见过本草,从来没有见过治病的我们。一上来,关在校园里,然后开始学中医。

老师告诉我们,这个是中医基础理论,这个是阴阳五行.....各种名词概念。这个是**药,这个功效是这样滴......这个是什么脉,这个脉是有这样的病。

哈哈,挺好玩的。全凭想象!要不怎么说中医要悟呢?

不是要悟,是要想象,各位同学,开动你们的大脑,打通你们的任督二脉!报告老师老师,我的神经太大条感应不到你说的啥?我的脑壳盖骨头太硬揭不开!老师一脸无奈的说:如此不开窍,别学中医了。毕业改行卖药吧。

于是,中医学院毕业生出最多的人才就是”药代“。至于什么是药代,请各位看官自行百度。

我们学习中医是这样一个过程。学中药的时候,还记得我的一个室友很郁闷的跟我说,就知道这些什么药有什么功效。

好像幼儿园的小朋友认识世界一样,拿个一个图片,这个是猪,猪肉可以用来吃。至于猪长是怎么长出来的,怎么活的不知道。所以某某药名就只是一个符号而已,我们要做的就是死记硬背这些个符号,并且记住什么作用。

这个符号叫桂枝、那个符号叫麻黄。其实完全可以叫更简单的嘛,例如这个叫A,可以用来发汗治感冒,这个叫B也可以用来治发汗感冒,只是A和B有一些不同,A可以温阳通血脉、B可以。还有那个叫C....那个叫B....

这样学中医,越学的多越郁闷,越学的多,越容易忘记,记住A又忘记B,不断的重复直到心力憔悴,看到中医有点恶心的感觉。所以,你看我们专业,140人,一半以上毕业后改西医了。

在我的印象里中医应该是很活泼的,很有趣的才对。只是大学把我们的中医教成了这样的无趣无聊,让人瞌睡。七年时间,把中医学下来可以说大半是凭着自己的毅力坚持的。不过还好,我是一个叛逆的人,在苦中,自己去寻找快乐了。

学中医本来是一件快乐的事,根本不需要坚持的。

其实,在后来的临床工作中,我才真正正的体会中医的乐趣。刚刚毕业的时候,为了坚持我心中的那一点点底线,能搞纯中医就行。这样我到了工作的地方,大中医可,以针灸推拿为主。

为了工作要求,我必须得做针灸。但是在上学的时候,对于针灸就是课本那点知识,并且还学的不好,别说用针灸治病。连基本的穴位好多考完试都退给老师了。

但是没办法,只能对着一个个病去找书中的秘籍。最开始是针灸学课本,翻到最后临床应用那部分,例如面瘫针:风池、阳白、攒竹、四白、地仓、合俗、太冲。来一一个面瘫的患者,按着书上说的扎上针。

为什么用这个几个穴位?不懂,先用了再说。其他的病再如:失眠扎神门、三阴交。按着树上说的扎就是了。

也不知道当时学针灸下的功夫哪里去了,考完试,什么病取什么穴位完全忘记了。因为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取穴,就死记硬背,然后就完完全全退还给老师了。

并且呢,用的过程中,时有效,时而没太多感觉。一边给患者做针灸,还常常怀疑这个针灸到底能不能治病!

但不管有效没效,多扎几个病人以后,我发现这些穴位我记住了。对着书用几次自然记住了,遇到治疗效果还可以的,心里还有一点点成就感,有一点点高兴。

哦,原来要这样学中医。

有目的、有应用,一学就用,一学就会用,一用就自然记住了。根本不需要死记硬背嘛。用的有效心里高兴,更记住了用什么方法治疗好了什么病。

临床就这样一天天的积累,遇到效果不好的,找到一些资料和书籍拿来用。自然记住了。

发现这样的学习方法,比漫无目的的在那从第一页开始翻,效果来的好太多。

回想过去十年时间,学中医过程中,浪费太多时间在那猜想、想象、漫无目的的学,走了很多弯路。

中医是一门有理论,更注重临床实践的学问。如果脱离临床来学习中医,那可以叫做学习中医文化、学习中医知识、学习中医理论。

那不叫学习中医,中医的根在临床,从临床入门,再结合理论,我想远远比脱离临床来学效果应该好的太多。要不怎么说师带徒是传承中医无可替代的方式嗯。

古代师带徒,徒弟先跟着师傅治病,有了直接的感官认识,再去看书本理论这样就很具体,印象绝对深刻。跟师三年基本可以独立出诊。高中毕业的我们,没有任何的古代文化常识,而且是被西方思维方式彻底洗脑后的,一上中医大学就被脱离临床关起来学中医,所有的一切都只能凭空想象,可想而知!

真是需要极高的天赋以及悟性。用中医的专业话说,这个本来就先天不足了,后天再补也难。

再后来,有一天我看这个:

无论是教还是用,都是学以致用

这是美国哈佛国家训练实验室验证的结果。根据这个学习金字塔,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主动学习,即可运用,现学现卖原来才是学习的最好技巧。

原来不仅仅是学习中医,学习其他的任何知识都一样。

04 学中医,最好的方法

好吧,道理都很简单了,也被美国人用科学方法证明了。

我想说学习中医最好的方法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习”是实践的意识,几千年前孔子就告诉我们这个道理了。只是我们需要被西方科学证明一遍才相信罢了!

学中医的秘诀,也是学习所有学问的秘诀,几千年前孔子就告诉了我们,只是如今被美国人验证了我们才相信。

即使我们相信了也并不去做,我们还是按最没有效的学习方式在学习,把一堆人关起来听老师一个人在上面讲。很多年前的我们没手机玩,上课时只能看小书,现在的学生们都改玩手机了,玩累了,再睡一会儿,反正老师讲课都很吹眠的。

再有人问,怎样才能学好中医?

我的答案:兴趣、爱好,学了用、用、用!

所以,主动学的人,会问的人,总能学到更多的东西,如果你给了我学费,又等着我来讲,接下来就准备好枕头睡觉吧。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