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为什么反对中医?背后的原因原来是这样

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或无意的骗子--鲁迅

鲁迅为何拿命反对中医,背后的深沉原因是……

鲁迅为什么那么反对中医呢?

语言几乎是冷嘈热讽,我想是有原因的,针对这个问题,二羊跟大家梳理一下,也特意去翻看了文献。

有两点我觉得是他反对中医原因:

1.鲁迅的成长经历,早年父亲病逝

2.大时代背景,新文化运动

先来看他爹的病。

鲁迅他爹叫周伯宜,是1893年冬开始生病的,然后一病不起到1895年秋冬逐渐严重,直到1896年10月12日(农历9月6日)去世,年仅37岁。

那一年鲁迅才15岁,可谓早年丧父亲。这是一个天大的打击,直击他青春期叛逆的小心脏,这一击,可谓一万点伤害,直接影响到他今后的一生。

乃至成年后,父亲当时病重,痛苦就医的情形历历在目,可见对他打击非常大。

他父亲得的啥病呢?

1893年秋,鲁迅父亲再一次参加“高考”乡试,他父亲屡试不第。鲁迅的爷爷又是一个很要面子的人,怕儿子再一次考试失败。

于是通过贿赂监考官的方式想作弊,但是人家愿意收钱但不愿意开收条。买卖不成,友谊小船说帆就帆,合作失败,人家揭发发了。

鲁迅他爹正在杭州参加乡试,刚进考场就被抓起来了,结果试没考成,还被革去了秀才。

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偷鸡不成蚀把米!

鲁迅他爹在精神上深受打击,抑郁、愤怒,感叹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为什么别人的人生都是赢家呢?想不通,郁郁寡欢,只能借酒消愁。

喝到醉的时候还经常借酒发飙,甩筷扔碗,骂人。

鲁迅经常跑去广街买鸭梨、苹果、花红之类给父亲下酒。绍兴人饮洒习惯,喜欢用水果来下白酒(烧酒),可见他爹喝的酒度数还不低。

这就样,几个月过去开始病倒,最后每况愈下,病入膏肓。

到底是啥病?

在鲁迅的一些文章中可以看到他描写父亲一些病症:水肿、呕血、牙龈出血、何廉臣用败鼓皮丸治疗等。

从他父亲得病的原因,状态,还有后面的症状表现。可以推断他的病史肝病,而且是比较重的。

郁怒伤肝、又长期喝酒伤肝,到后期、什么肝硬化、肝腹水就来了。

你看他病到后来都是肝病重症表现:吐血、肚子胀大、水肿等。

他爹病的那么重,中医搞不定,吃了很多中药,他心理有阴影。

当时,请了两位诊金高昂的人称的“神医”来看,开了不少方、用了不少奇特的药,却无一见效,最终父亲还是死了。

而听说那神医还天天坐着骄子阔气着呢、生活好得很、还康健,听了如何不叫人生气。

看他的文章《父亲的病》写到,各位可以自己去看原文,再他看来,请到的两味神医,医术不行,医德不咋滴!

你看,我爹被你们治死了,你们还过多那么开心、那么风光!

可见他对医生的印象非常不好,对中医的印象也很不好,这就是他的童年阴影啊!

再他后来的文章中父亲的病中,他用了一个很不友好的词来描写他跟医生的交往“我曾经和这名医周旋过两整年”,周旋啊,跟来看病的医生周旋啊!

这是分明是阶级斗争啊,斗智斗勇嘛。

看到这。他不相信中医,你能理解吧?

我,二羊是能理解的。

他是一个受害者,父亲的病逝,对还是青春期的他来说是一个巨大伤害,这个伤害变成了一种潜意识,在成年后,他从骨子里就是不相信中医,不信医生的。

你说这样一个人,他不反对中医,谁来反对!?

他父亲的病,在中医看来是膨胀病。是一种疑难的慢性病,古代中医有四大难治之症“风、痨、膨、脆”。

其中膨胀一证没人敢说能治好,有谚说“神仙难医膨胀病”。

再一个,当时医疗条件限制,最后成为不治之证而病死,也是情理之中的。

鲁迅由于对父亲的死”伯也很抉带些切肤之痛的自己的私

怨”(鲁迅原话)。

再后来,跑去日本学西医,原因就在这儿啊。用清代医家吴鞠通的话说:

“父病不知医,尚复何颜立天地间!"

说回来,他是没遇到好的中医,如果遇到好的中医可能还有一线生机,父亲的病情的到改善,并延长寿命。

可惜他没有享受到中医的福利,包括他自己后来身体生病拒绝中医调理,西医又没好办法,即便是病死也不愿意看中医。

他爹的病已经是晚期了,都肝腹水了,放在今天无论中医还是西医一样救不了。

假如我的亲人生病,无论被西医还是中医治,治到最后,钱花了很多,病没有好,最后人还是不行了,我也会怀疑这个医学,也会怀疑医生。

鲁迅反对中医,只不过是有了这样的亲身经历,面对中医,他无法理智的看待这个问题。

再加上后来,搞新文化运动,他是先驱,肯定拿中医开刀。

鲁迅为何拿命反对中医,背后的深沉原因是……

也就是说,鲁迅是早年丧父,眼看着中医治疗父亲的一切,最后父亲还是走了。

这是许多病人的家属都有这样的心里,花了那么多精力、那么多钱,人没救过来,你看都是你们治死的。我们要去医院烧香、开灵堂、赔钱......

完完全全就是一个失去亲人的病患家属的心里状态。

二羊也有同样的经历,二羊的父亲病走的时候才45岁,那时二羊才刚刚上大学,对于父亲生病看遍各大西医,四处求医无果。

最后父亲还走了,走的不明不白!对西医的失望,二羊才发愿学中医的。

同样的经历,鲁迅选择骂中医,排斥中医,二羊却成了中医脑残粉!

同样是亲人生病,我们再来看一个日本西医。

他跟鲁迅几乎是同时代的人。两个都是日本医学院的学生,学习西医。

一个毕业后从文,写文字骂中医、排斥中医。

一个毕业后从西医临床,后来改学中医并感激中医,传承和弘扬中医。

鲁迅为何拿命反对中医,背后的深沉原因是……

这个中国人就是,鲁迅: 1881-1936,55岁

同时期的日本人就是汤本求真:1876-1941,65岁。

鲁迅,1904年,23岁,进入仙台医科专门学校学习西医。1909年,医学专科肄业,回国谋职,1912做教育部职员。

终其一生,再也没干跟医疗相关职业。并且经常写文章中,对中医进行了大量的讽刺批判,并将自己父亲的病逝,归罪于中医。

汤本求真,1901年,25岁,毕业于金泽医学专科学校,开始了西医的行医生涯。开始供职于医院,后自己开诊所。

1906年,汤本求真的长女患疫痢而死。作为西医生,看见女儿死去竟然无术医治,使他深受打击,精神几乎绝望“恨医之无术,中怀沮丧,涉月经时,精神几至溃乱”--汤本求真原话。

他对西医的信念动摇,一边治病,一边潜心学习中医。后来立志复兴日本汉方医学,1927-1928年间,陆续出版《皇汉医学》三卷,全书基本上是研究我国医圣张仲景的经典著作《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书为主,成为日本皇汉医学的一代宗师。

鲁迅,1936年,55岁,肺气肿卒,此前一直在日本朋友开的西医医院医治。

汤本求真,1930年,并广招弟子,开山立派,弘扬汉医。收徒大冢敬节(1900~1980)。

西医毕业的大冢敬节1930年2月拜汤本求真为师,在临床上去虚饰,重临床实际,在经方研究与运用方面具有相当造诣。

许多国人都受他影响,包括明国的许多中西汇通大家。现在很有名的黄煌也是学的这一派。

1972年9月,日本医师会授予大冢敬节“最高功勋奖”,奖励其为汉方医学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

1981年,汤本求真的纪念碑在兼六园旁的金泽神社内落成,以彰显他几十年如一日为弘扬汉医做出的卓越贡献,他不仅在日本被誉为汉医复兴之父,而且被誉为中西医结合的先驱。

同样的境遇,遭遇不同的选择,鲁迅为什么那么反对中医,我觉得是鲁迅他个人的悲哀,也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早年的心里伤害,埋在潜意识里,变成了后来在绝望爆发‘呐喊’的力量,也让让他的身体在绝望中早早灭亡。

他的遭遇值得同情和理解。

最后用汤本求真的原话来总结今天二羊的分享:

“余少以亲命学医于金泽医学专门学校,明治三十四年卒业,旋供职医院,嗣复自设诊所,从事诊疗。

至明治四十三年长女以疫痢殇,恨医之无术,中怀沮丧,涉月经时,精神几至溃乱。偶读先师和田启十郎所着之《医界铁椎》,始发愤学中医。

经十有八年,其间虽流转四方,穷困备至,未尝稍易其志。

用力既久,渐有悟入,乃知此学虽旧,苟能抉其蕴奥而活用之,胜于今日之新法多矣。无如举世之人,竞以欧美新医相矜炫。中医之传,不绝如缕。此余所为日夜悼叹者也。

既以稍明此学,不忍终默,窃欲振而起之,故不揣浅陋撰为是书,以俟天下具眼之士。”

鲁迅为什么呢那么反对中医,希望看二羊今天这篇,明白了。”终于有人把这个问题讲清楚了。“

鲁迅是名人,他反对中医有他的里有,后世的我们不能一谓的跟风,引用。

他有他反对的深沉原因和理由,你而你呢?

我想你的理由是这样的:

1、中医不科学----潜台词是,我不懂

2、中医落后了---潜台词是,我理解不了

3、中医治不好病---潜台词是,我被“伪中医”骗了

4、中医的存在.....潜台词,抢了我的生意

5、中医治病太慢---恭喜你,傻子太多,大师不够用


中医是一种爱好,一种态度,也是一种生活。

我是二羊,如果喜欢,点个赞吧

有一味赤色栀子心,胸怀山中药,愿为熊胆使君子,继四圣岐黄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