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完王肯堂《证治准绳》的伤寒八卷,对他老人家不敢乱评价。他1549年出生,在嘉靖28年,四十岁的时候举为进士。读了他老人家记述的《伤寒论》中的九十味药物,不禁让我想起发生在明朝中药史上的“狸猫换太子”。
何为“狸猫”
在现今国人记忆中,留存的明朝本草书目,令人耳熟能详的显然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就连台湾歌手周杰伦写的通俗歌曲都用了这个名字。而且曾经对中医药传承最有影响力的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也是这本巨著《本草纲目》。
李时珍生于1518年,也就是明武宗朱厚照的时代(正德十三年),卒于1593年。1578年完成《本草纲目》,其书刊印于1596年,也就是万历二十四年。从他儿子李建元同年在《本草纲目》疏中“或准行礼部转发史馆采择”的文字以及皇帝的圣旨“书留览,礼部知道,钦此”来看,这部著作应该没有列入国家教程。
何谓“太子”
明朝诞生过王肯堂,张景岳,李中梓等等众多名医家,那个时代有没有官修本草?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明朝太医院院判刘文泰等奉敕撰辑的《御制本草品汇精要》,定稿于明弘治十八年三月初三日,也就是1505年,明孝宗的最后一任年,早于李时珍出生13年。
该书稿四十二卷,记载的药物,每一味药分二十四则记述:1为名称,别名;2为叙苗所生;3地载出处;4时分生采;5收贮法;6指用其材;7质地类比;8色别青黄赤白黑;9味著酸辛甘苦咸;10性分寒热温凉收散缓坚软;11气具厚薄阴阳升降之能;12嗅详腥膻香臭朽;13主专治某病;14行走何经;15助佐何药;16反于何味;17明确炮、烂、炙、煿制法;18治陈疗疾之能;19合治相与的功能;20禁戒;21替代之品;22忌避何物;23解除何毒;24辨别真伪。
可惜的是明孝宗死了,书卷存于内府,没有刊行。古人云:方技之书,何须义理渊微;治病之由,贵乎功能易晓。这部书收集历代本草所述,对于药物记载,叙述简要,便于学习和研究的,有志于中医药事业者,当以此书为圭臬。在我以前的文章中谈及院校教育问题时,谈到大而全的药物作用让人无从下手,且理由牵强,不如此书之理达言简,所谓道家之守一是也。
到了清代康熙三十九年,也就是1700年,康熙又命太医院吏目王道纯等重绘续集十卷,这其中收录增补药物408种,其中才收有《本草纲目》的若干药物内容。
现在倡导《本草纲目》者,不知是从何而来,因何而起的?却有一点是肯定的,即致使人人误以为《本草纲目》的药学历史价值是明朝之最的。这也为众多嘲弄中医药‘不科学’的论点提供了为数不少的史料。
为何说《本草纲目》不如《本草品汇精要》?
在《黄帝内经》的《阴阳应象大论》中有关于药之气味的论述:“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
我之所以推崇《本草品汇精要》为明朝最好的中药书,就是因为它是用《内经》的这种气味表述方式来表述每一味中药作用的,如此则与医理、气血、阴阳自然合用。
当明朝官修本草《本草品汇精要》的时候,民间也有明末清初的医家刘若金,在他80岁时著书《本草述》,此书绝非某些图书所认为的它是对《本草纲目》的整理,他是对神农,陶弘景的发微阐述。
我曾经说过要承接传统的中药知识,就不能以《本草纲目》为参考药典,而是《本草品汇精要》。这本书的绪论中详细陈列了中药典籍的历史沿革,更重要的是简约地直指每一个药的核心作用。
由于历史的原因这本书收入内务府没有刊行,使得明朝以后的医家著书时多把自己临床的复方作用凭想象地添加在单味药的作用中,使得单味中药的作用越来越丰富。这令后学越来越抓不到核心作用,只能把自己的能力提高寄托于师傅的医术真传上。而现在的师傅们鲜有明白这个道理的,结果就诞生了多是记住了几个方子逮着病人对号入座的医生学徒,也就是被我戏称为守株待兔者。
《本草品汇精要》体系是学习中医必备的中药知识,清晰明了,合之于医理。不断累加定会令你的医术渐入佳境。
【本文摘自医者云武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