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阳气亏虚的常见三个原因
阳气既然这么重要,大家一定很想知道,身体内的阳气有怎样的脾性?又是怎样被损耗掉的? 正常阳气的运行规律-—“生长化收藏” 阳气有升降出入的规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天阳气开始生发,夏天生发至极限,秋天开始收敛,到了冬天则潜藏起来。若以一天来算,白天相当春夏,夜晚相当秋冬。也就是说,每天早上当我们醒来睁开眼睛时,体内阳气开始生发。到了中午,阳气生发到极限,然后渐渐衰退。傍晚时阳气入阴,到了夜晚则 ...
精彩中医文章整理
阳气既然这么重要,大家一定很想知道,身体内的阳气有怎样的脾性?又是怎样被损耗掉的? 正常阳气的运行规律-—“生长化收藏” 阳气有升降出入的规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天阳气开始生发,夏天生发至极限,秋天开始收敛,到了冬天则潜藏起来。若以一天来算,白天相当春夏,夜晚相当秋冬。也就是说,每天早上当我们醒来睁开眼睛时,体内阳气开始生发。到了中午,阳气生发到极限,然后渐渐衰退。傍晚时阳气入阴,到了夜晚则 ...
阳气的功能 阳气温养人体,这个养的作用到底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的呢?这就涉及阳气对人体另外两个重要的作用,即中医所说的“气化”和“推动”作用,阳气的气化作用,就简单的说就是“阳气有使物质发生变化的功能”,在自然界最直观的例子就是在太阳光热的作用下,地上的水就被蒸发成水蒸气,水蒸气聚在一起,形成云,最后又可以变成雨下下来。在我们人体,阳气的气化作用与之类似,用现代的东西来看,新陈代谢是比较直观的一方面体 ...
什么是阳气 有句话,我们每个人都听说过,那就是“人活一口气”,这句话不单是说个人“面子”问题,这口气其实就是我们生命力存在的根本。这口气,中医称之为“真阳之气”简称为“真阳”“阳气”,是老祖宗些通过高度概括抽象出的一个概念。我们看不到、摸不着这个东西,但它实实在在存在的,曾经有研究者通过测量人体活着和死后瞬间的质量微小差异证明其存在。 中医很多概念是完全“形而上”的,“形而上”简单的说就是抽象的, ...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的一句千古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名句。他的另一句名言“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则作为中医界的一种精神食粮。 范仲淹,从小胸怀大志,以天下为己任,终生忧道而不忧贫。即便在当穷学生的时候,他也从未想过要为个人谋求发家致富。宋人吴曾《能改斋漫录》记载了他青年时期的一桩佚事:一天,范仲淹到庙里求神问卦。他抽了一支签,祷告说:“我将来能 ...
鱼腥草,“鱼腥草”别名侧耳根、猪鼻孔等。为三百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蕺菜的全草,主产我国南方各省。其性微寒,味辛,归肺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的功能。为治疗肺部炎症病变之要药。常用于治疗肺脓疡、肺炎、急慢性气管炎、尿路感染等,被现代人视为“植物抗生素”。鱼腥草为药食两用品种,嫩叶时凉拌生吃,为夏令时节一道消暑名小菜。 故事一 唐本草说江左人好生食,我闻过揉碎的鱼腥草叶子,有刺激的鱼腥味,那 ...
吴鞠通又名吴塘,他是中医温病派的一代大家,也是应用清热药的一代高手,但他你年轻时却是苦于清热解毒药滥用而自学中医,最终成为一代名家。通过他的温病条辨中的序言我们可以看看他学医的心路历程以及清热药物对他和家人的毒害! 温病条辨序言原文: 夫立德、立功、立言,圣贤事也,瑭何人斯,敢以自认? 译文:那些做科研、开会议、编教材,是专家教授们的事,我吴塘算老几啊,怎么敢去参与呢? 原文:缘启十 ...
陈伯坛用药喜以两计,甚至上斤,人称“陈大剂”; 孔沛然用药仅二三钱,甚至数分,人称“孔小剂” 陈伯坛 孔沛然 陈伯坛的处方,左上角是代替签名的符号 □郑大鹰 大剂小剂持之有故 清末民国,广州名中医辈出,最有特点和具传奇色彩的,当数陈大剂与孔小剂。陈大剂即陈伯坛,其方剂中的单味药常以两计,甚至上斤,所以人称“陈大剂”。孔小剂即孔沛然,其方剂中的单味药常只用二三钱,甚至数分,一剂药总量不及一两,所以人 ...
《红楼梦》不仅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从中医的角度看,还是一部难得的中医药养生典籍。有人统计过,《红楼梦》里涉及的疾病和中药有一百多种,方剂四十多个,涵盖了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精神等各科病症。除了药物,中医传统的疗法,如食疗法、按摩法等也都融于情节中。 那我们来盘点红楼梦里几个常用的中药方剂: 黛玉之“弱”:人参养荣丸 《红楼梦》中收录的不少中医常用方至今沿用。例如人参养荣丸、八珍益母丸、左 ...
汤本求真系日本西医出身的中医学者。自1910年起,他为弘扬已濒临绝境的中医而远道拜师,潜心钻研,并著书立说,广招弟子,还首创中西医结合诊所,被后世誉为日本中医复兴之父与中西医结合的先驱。他的名著《皇汉医学》对民国初期大陆各界捍卫中医的运动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 汤本求真(1876~1941)是20世纪初日本医学界“西学汉”的巨擎,日本汉方医学古方派的一代宗师。1901年金泽医学专科学校毕业后从事西 ...
几乎是同时代的一个中国人,一个日本人。两个都曾经是是日本医学院的学生,学习西医。一个毕业后从文,一个毕业后从医。中国人骂中医,日本人感激中医,并为传承和弘扬它做出了巨大贡献。 鲁迅: 1881-1936,55岁,中国人; 汤本求真:1876-1941,65岁,日本人。 鲁迅,1904年,23岁,进入仙台医科专门学校学习西医。 汤本求真,1901年,25岁,毕业于金泽医学专科学校,开始了西医的行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