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中医教材

中医学院教材:四大基础课程、方剂、中药、中医基础理论、诊断学

  •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 第四节 形体-皮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 第四节 形体-皮

    《中医基础理论》第二章 第四节 形体-皮 (二)皮 皮,皮肤的简称。皮毛是皮肤和附着于皮肤的毫毛的合称,包括皮肤、汗孔和毫毛等组织。皮肤有分泌汗液、润泽皮肤、调节呼吸和抵御外邪等功能。在五体中所说的皮,实指皮毛而言。一般习惯上常常皮与皮毛混称。 1.解剖形态: 皮肤是覆盖在人体表面,直接与外界环境相接触的部分。皮肤的纹理及皮肤与肌肉间隙处的结缔组织称之为皮腠,为腠理的组成部分。在中医文献上,有时又 ...

    阅读全文

  •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 第四节 形体-脉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 第四节 形体-脉

    《中医基础理论》第二章 第四节 形体-脉 在中医学中,脉有多种含义,一指脉管,又称血脉、血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夫脉者,血之府也”(《灵枢·决气》),属五体范畴。二指脉象、脉搏。所谓“按其脉,知其病”(《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属四诊范畴。三指诊脉法,属切诊、脉诊范畴。四指疾病名称,属五不女之一,即螺、纹、鼓、角、脉中之脉。 1.解剖形态: 在五体中,脉即脉管,又称血脉、血府,主要指血管,为气血 ...

    阅读全文

  •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 第四节 形体官窍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 第四节 形体官窍

    第四节 形体官窍 形体官窍,是人体躯干、四肢、头面部等组织结构或器官的统称,是人体结构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五体和五官九窍,以及五脏外华等内容。 脏象学说认为,形体官窍虽为相对独立的组织或器官,各具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它们又都从属于五脏,分别为某一脏腑功能系统的组成部分。形体器官依赖脏腑经络的正常生理活动为之提供气血津液等营养物质而发挥正常的生理作用,其中与五脏的关系尤为密切。脏象学说采用以表知里的方 ...

    阅读全文

  •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 第三节 奇恒之府-女子包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 第三节 奇恒之府-女子包

    《中医基础理论》第二章 第三节 奇恒之府-女子包 女子胞,又称胞宫、子宫、子脏、胞脏、子处、血脏,位于小腹正中部,是女性的内生殖器官,有主持月经和孕育胎儿的作用。 (一)女子胞的解剖形态 女子胞,位于小腹部,在膀胱之后,直肠之前,下口(即胞门又称子门)与阴道相连,呈倒置的梨形。 (二)女子胞的生理功能 1.主持月经:月经,又称月信、月事、月水。月经是女子生殖细胞发育成熟后周期性子宫出血的生理现象。 ...

    阅读全文

  •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 第三节 奇恒之府-髓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 第三节 奇恒之府-髓

    《中医基础理论》第二章 第三节 奇恒之府-髓 二、髓 髓是骨腔中的一种膏样物质,为脑髓、脊髓和骨髓的合称。髓由先天之精所化生,由后天之精所充养,有养脑,充骨,化血之功。 (一)髓的解剖形态 髓,是骨腔中一种膏样物质。髓因其在人体的分布部位不同,又有名称之异。髓有骨髓、脊髓和脑髓之分。髓藏于一般骨者为骨髓。藏于脊椎管内者为脊髓,脊髓经项后复骨(指第6颈椎以上的椎骨)下之骨孔,上通于脑。汇藏于脑的髓称 ...

    阅读全文

  •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 第三节 奇恒之府-脑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 第三节 奇恒之府-脑

    一、脑 脑,又名髓海、头髓。在气功学上,脑又称泥丸、昆仑、天谷。脑深藏于头部,位于人体最上部,其外为头面,内为脑髓,是精髓和神明高度汇集之处,为元神之府。 (一)脑的解剖形态 脑,位居颅腔之中,上至颅囟,下至风府(督脉的一个穴位,位于颈椎第1椎体上部),位于人体最上部。风府以下,脊椎骨内之髓称为脊髓。脊髓经项复骨(即第6颈椎以上的椎骨)下之髓孔上通于脑,合称脑髓。脑与颅骨合之谓之头,即头为头颅与头 ...

    阅读全文

  •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 第三节 奇恒之府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 第三节 奇恒之府

    第三节 奇恒之府 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总称为奇恒之府。 奇恒,异于平常之谓。脑、髓、骨脉、胆、女子胞,都是贮藏阴精的器官,似脏非脏,似腑非腑,故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素问·五脏别论》)。马蔚进一步指出“脑、髓、骨、脉、胆与女子胞,六者主藏而不泻,此所以象地也。其脏为奇,无所与偶,而至有恒不变,名曰奇恒之脏”( ...

    阅读全文

  •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 第二节 六腑-三焦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 第二节 六腑-三焦

    六、三焦 三焦,是脏象学说中的一个特有名称。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为六腑之一,属脏腑中最大的腑,又称外腑、孤脏。主升降诸气和通行水液,在五行属火,其阴阳属性为阳。 (一)三焦的解剖形态 对三焦解剖形态的认识,历史上有“有名无形”和“有名有形”之争。即使是有形论者,对三焦实质的争论,至今尚无统一看法。但对三焦生理功能的认识,基本上还是一致的。 三焦,作为六腑之一,一般认为它是分布于胸腹腔的一 ...

    阅读全文

  •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 第二节 六腑-膀胱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 第二节 六腑-膀胱

    五、膀胱 膀胱又称净腑、水府、玉海、脬、尿胞。位于下腹部,在脏腑中,居最下处。主贮存尿液及排泄尿液,与肾相表里,在五行属水,其阴阳属性为阳。 (一)膀胱的解剖形态 1.膀胱的解剖位置:位于下腹部,居肾之下,大肠之前。在脏腑中,居于最下处。 2.膀胱的形态结构:膀胱,为中空囊状器官。其上有输尿管,与肾脏相通,其下有尿道,开口于前阴,称为溺窍。 (二)膀胱的生理功能 1.贮存尿液:在人体津液代谢过程中 ...

    阅读全文

  •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 第二节 六腑-大肠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 第二节 六腑-大肠

    四、大肠 大肠居腹中,其上口在阑门处接小肠,其下端紧接肛门,包括结肠和直肠。主传化糟粕和吸收津液。属金、属阳。 (一)大肠的解剖形态 1.大肠的解剖位置:大肠亦位于腹腔之中,其上段称“回肠”(相当于解剖学的回肠和结肠上段);下段称“广肠”(包括乙状结肠和直肠)。其上口在阑门处与小肠相接,其下端紧接肛门(亦称“下极”、“魄门”)。大肠与肺有经脉相连相互络属,故互为表里。 2.大肠的形态结构:大肠是一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