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中医基础理论 订阅该标签的文章

以下是与标签“中医基础理论”相关联的文章
  • 《中医基础理论》【附】五运六气 第三节 运气学说应用之治疗防病

    《中医基础理论》【附】五运六气 第三节 运气学说应用之治疗防病

    四、运气与治疗 中医治疗疾病注意季节气候的变化,强调“必先岁气,无伐天和”(《素问·五常政大论》),“无失天信,无逆气宜,无翼其胜,无赞其复,是谓至治”(《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所以,“凡治病不明岁气盛衰,人气虚实,而释邪攻正,实实虚虚,医之罪也”,“凡治病而逆四时,生长化收藏之气,所谓违天者不祥,医之罪也”(《医门法律·申明内经法律》)。 兹将根据运气学说治病用药的规律介绍如下: (一)主气 ...

    阅读全文

  •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 第一节 五脏-肾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 第一节 五脏-肾

    五、肾(附:命门) 肾,位于腰部脊柱两侧,左右各一,右微下,左微上,外形椭圆弯曲,状如豇豆。与膀胱、骨髓、脑、发、耳等构成肾系统。主藏精,主水液,主纳气,为人体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称为先天之本;在五行属水,为阴中之阳。在四时与冬季相应。 (一)肾的解剖形态 1.肾的解剖位置:肾位于腰部脊柱两侧,左右各一,右微下,左微上。“肾两枚,附脊第十四椎”(《类证治裁·卷之首》)。 2.肾的形态结构:肾 ...

    阅读全文

  • jt叔叔中医基础-阴阳印象(2)

    jt叔叔中医基础-阴阳印象(2)

    大家不要以为中国大陆是唯物思考的国家,都不承认心灵、上帝的存带,这也只是现阶段的状况。唯物思考训练得很好、逻辑能力很强的人,要承认形而上的心的世界,其实比谁都快啊。 而中医的「阴阳」之中,其实也就一直严守着这样的底蕴。 然后呢,它就说,「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这话不仅是指人的阴阳之气,它也在说人吃进去的东西。 这当然只是一个概略性的论点。 如果你吃的药物是比较属于阳的, ...

    阅读全文

  •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 第四节 形体-脉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 第四节 形体-脉

    《中医基础理论》第二章 第四节 形体-脉 在中医学中,脉有多种含义,一指脉管,又称血脉、血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夫脉者,血之府也”(《灵枢·决气》),属五体范畴。二指脉象、脉搏。所谓“按其脉,知其病”(《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属四诊范畴。三指诊脉法,属切诊、脉诊范畴。四指疾病名称,属五不女之一,即螺、纹、鼓、角、脉中之脉。 1.解剖形态: 在五体中,脉即脉管,又称血脉、血府,主要指血管,为气血 ...

    阅读全文

  • 顺四季阴阳你就“得道”了

    顺四季阴阳你就“得道”了

    如果你去看那种「大陆寻奇」之类的节目,那些住在西北高原上开旅店的,冬天遇到我们那些台湾去采访的节目主持人就会开始破口大骂……也不是破口大骂,就是讲得很大声,说:「我们的旅馆,可是你们台湾人来,我们才开的喔!如果你们不来的话,我们每天睡到下午一两点才起来,吃一顿饭,翻个身继续睡,一天就过完了。」真的是这样子在过的。 四季比较分明的地方,他们的生活就会有这样的周期出现。我觉得,我们现在虽然是在台湾,可 ...

    阅读全文

  •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 中医学理论体系概述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 中医学理论体系概述

    第一章 中医学理论体系概述 中医学是在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不断积累,反复总结而逐渐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传统医学科学,是中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具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历史地凝结和反映了中华民族在特定发展阶段的观念形态,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保健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国和世 ...

    阅读全文

  • 《中医基础理论》第六章 第四节 体质学说的应用

    《中医基础理论》第六章 第四节 体质学说的应用

    第四节 体质学说的应用 体质的特殊性是由脏腑之盛衰,气血之盈亏所决定的,反映了机体阴阳运动形式的特殊性。由于体质的特异性、多样性和可变性,形成了个体对疾病的易感倾向、病变性质、疾病过程及其对治疗的反映等方面的明显差异。因此,中医学强调“因人制宜”,并把体质学说同病因学、病机学、诊断学、治疗学和养生学等密切地结合起来,以指导临床实践。 一、体质与病因 体质决定对某种致病因素和某些疾病的易感性。不同体 ...

    阅读全文

  •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 第四节 五脏外华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 第四节 五脏外华

    三、五脏外华 华,光华,光彩之意。“精明色者,气之华也’’(《素问·脉要精微论》):“气由脏发,色由气华”(《四诊抉微》)。色泽为脏腑气血之外荣:光明显于外,润泽隐于内,光明润泽为色之常,在望色中是渭色之有神气。故曰:“光明者,神气之著;润泽者,精血之充”(《望诊遵经》)。五脏与面、毛、唇、爪、发相关,故面、毛、唇、爪、发的色泽,可以反映五脏气血的盛衰:五脏外华,即“心其华在面”,“肺其华在毛”, ...

    阅读全文

  •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 第二节 六腑-三焦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 第二节 六腑-三焦

    六、三焦 三焦,是脏象学说中的一个特有名称。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为六腑之一,属脏腑中最大的腑,又称外腑、孤脏。主升降诸气和通行水液,在五行属火,其阴阳属性为阳。 (一)三焦的解剖形态 对三焦解剖形态的认识,历史上有“有名无形”和“有名有形”之争。即使是有形论者,对三焦实质的争论,至今尚无统一看法。但对三焦生理功能的认识,基本上还是一致的。 三焦,作为六腑之一,一般认为它是分布于胸腹腔的一 ...

    阅读全文

  •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 第六节 人体的生命活动与五脏调节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 第六节 人体的生命活动与五脏调节

    第六节 人体的生命活动与五脏调节 人体的基本生命活动,主要是指:神志活动、呼吸运动、消化吸收、血液循行、水液代谢、生长生殖等。在健康状态下,表现为人体正常的生理机能活动;在病理状态下,则体现为患病机体的异常的生命现象。 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的统一的系统整体。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脏腑功能协调平衡,阴阳匀平,气血和畅,维持着机体及其与环境的统一,保证人体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故曰:“内外调 ...

    阅读全文